黛玉懂了,“叔父这是想投婶婶所好?”
“玉儿真聪明。”林湛揉了揉黛玉的小脑袋,觉得舒心极了。
跟聪明的娃娃说话就是畅快。
那些愚钝的孩子,不管你说什么,都要再三解释,实在是很消耗人的耐心。
“玉儿知道了。”黛玉一直被家里的长辈当做小孩子哄,哪怕是魏嘉宜也是如此。
但她在林湛这里,感觉到了不同。
林湛没有把她当孩子哄,虽然说话语气跟爹娘婶婶没什么区别,但他的言行一直是把她摆在同等位置上的。
“叔父就先谢过玉儿了。”林湛笑眯眯的揉了揉黛玉的脑袋,看时辰尚早,又问,“你娘今天怎么把你留在家里了?”
昨儿魏嘉宜还说,让黛玉做温亲王府那位长平郡主的伴读。
翻过年,待开春天气回暖,就是臻选伴读的时候,距今最多半年时间,趁着臻选还未开始,让黛玉提前和未来要朝夕相处数年的伙伴熟悉是很有必要的。
以魏嘉宜对黛玉得重视,她肯定会主动带着黛玉去温亲王府跟长平郡主熟悉。
可黛玉今天却在家里,魏嘉宜一个人去了温亲王府,这就有点奇怪了。
黛玉眨了眨眼,“叔父怎么知道是阿娘把玉儿留下来的?”
“以你婶婶对你的喜欢,上哪儿不是带着你?”林湛轻笑道。
黛玉刚入京第二天,魏嘉宜就带着黛玉去了温亲王府。
闻言,黛玉笑眯了眼,“叔父说的是,今天婶婶是想带玉儿一起去的,但是阿娘说要教我学看账本,没让我去。”
就这么简单?林湛是不相信的。
黛玉如今才七岁,现在就开始学看账本,有些早了。
“那玉儿今天学看账本了吗?”林湛问道。
黛玉点头,“学了,这个很简单,婶婶之前教过玉儿算账,家里的账本都是婶婶改过的,一目了然呢。”
听黛玉说起家里的账本,林湛笑起来,“你婶婶还是很聪明的。”
虽说这新式账本不是魏嘉宜研究出来的,但她能活学活用,也非常不错了。
黛玉连连点头,只要叔父夸婶婶,她就很开心。
“这么看,看账本现在不是你急需学习的东西,”林湛沉吟片刻,道,“你帮叔父的忙,那叔父就教你些其他的,琴棋书画,诗酒花茶,玉儿可有什么感兴趣的?”
黛玉瞪圆了眼睛,“这些叔父都会吗?”
好厉害啊!
林湛被逗笑了,“略懂一二,教你还是没问题的。”
这就是谦虚了。
黛玉沉思片刻,有些不好意思,“玉儿都想学。”
闻言,林湛也不觉得黛玉贪心,只笑着道,“咱们玉儿聪明,还很好学呢。”
黛玉被夸得面上绯红,“叔父——”
“那你先挑个最感兴趣的学吧。”林湛见好就收。
他还需要小黛玉帮忙呢,当然不会惹恼了小姑娘。
黛玉心情雀跃的道,“学琴,婶婶说,古琴风雅,她喜欢。”
林湛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意外之喜,“你婶婶喜欢听琴?”
“嗯嗯,在扬州的时候,婶婶就说过想学琴,但……”黛玉想起当时家里的情况,仍是忍不住心有余悸,“阿娘当时病的很重,婶婶忙着料理家务,根本顾不上学,再后来……叔父就回来了。”
林湛一回来,魏嘉宜又哪里还有闲心学什么琴?
就连黛玉也是刚刚才想起这件事。
林湛心情有些复杂,就算黛玉不说,他也知道魏嘉宜去扬州时,他兄长一家三口身体都很差,尤其是他长嫂,病的都快死了。
如果不是真确定撑不下去,林如海绝不会修书给魏嘉宜,让她去扬州。
多半是让魏嘉宜去见贾敏最后一面,同时也是顾忌贾敏离世后,黛玉的教养问题。
一旦贾敏离世,魏嘉宜就是黛玉在林家唯一的女性长辈,虽然她年轻,但她经受的也是江南世家大族贵女的教育,教养黛玉是绰绰有余的。
只是林如海自己都没有想到,魏嘉宜的到来,会改变他们的命运。
林湛摈除杂念,道,“都过去了,我这儿还有几张好琴,玉儿随我去挑?”
黛玉点头,“好。”
叔侄俩一道去了林湛的私库,林湛取了自己幼时学琴的古琴,送给了黛玉。
林湛三四岁开始学琴,他母亲杜绮兰是古琴大家,他的古琴是由母亲启蒙的,只是学了不到两年他娘就因病离世,之后他就再没有碰过琴,直到被反派系统绑定。
他的古琴是由母亲启蒙,但古琴的技艺却是在无尽的快穿岁月里精炼成绝技的。
因此,他送给黛玉的古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。
黛玉听林湛介绍完这古琴的来历,不由得一阵辛酸,“玉儿怎可夺叔父挚爱之琴?”
“玉儿,这琴对叔父确实意义非凡,但你是我林家嫡女,你祖母的古琴……是极好的,叔父当年没做到的事,玉儿可以试一试。”林湛微笑着道。
黛玉闻言,受到鼓舞,“玉儿明白了。”
说开了这件事,叔侄二人一人一把琴,坐在东院的树荫下面,你教我学,气氛好不和谐。
魏嘉宜回府直奔正院,却跑了个空。
一听黛玉是被林湛接去东院了,魏嘉宜坐了一会儿,便告辞回东院。